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學校不能按時開學,2019年2月2日,基礎教學部接到學校通知,要求于原定開學時間開展文化基礎課程在線教學工作。基礎部主任楊芳立即召集教務助理歐陽仁蓉老師、教務員石靜老師,以及各學科教研組長們,商討在線教學工作方案、并立即啟動課程建設工作。
一、爭取時間,集思廣益
作為文化基礎課程的責任部門,基礎教學部面臨著疫情所帶來艱難的教學情況:
1.資源: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線上資源少,不成系統,多有缺漏。
2.教師:基礎課師資緊缺,而基礎課的在線總課時量卻占了全校總課時的半數以上——部門60位教師的教學工作壓力巨大。
面對如此艱難的情況,怎么辦?陶行知先生說得好:干!
楊芳主任作為基礎部黨支部書記,在主題黨日活動中,號召全體黨員教師,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做好在線課程建設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在線教學等工作任務;歐陽老師則牽頭討論制定方案,石靜老師分配各組工作任務,教研組長召集各學科教師討論課程建設及平臺的選擇及使用方法……任務艱巨,必須分秒必爭!
在探討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是基礎部開展線上教學的基本思路。經過討論,基礎部確立了“mooc為主,兼用直播,自主學習,及時互動”的授課形式;各教研組長組織組內骨干教師,率先開展了題庫資源創建與補充工作,短時間內新增了大量導學案、微課、課件、習題等數字資源;在此基礎上,各教研組通過企業微信開展教研活動,共同學習了超星泛雅、騰訊課堂等學習平臺使用方法,并根據我校學生的客觀學情討論了開展線上教學的最佳方式。
二、人文熏陶,時政感召
授課內容方面,除關注各學科統一教材外,還適當采用了《紅樓夢鑒賞》等文化通識課程,促進線上教學文化傳承功能。
在資源建設和授課過程中,注意結合當前疫情時事,培養學生家國意識,加強思政引導,發揮教育力量共克時艱。
三年級的德育學科課程是《毛澤東思想概論》,學生沒有電子課本,沒有學習資料。擔任該門課程的汪麗麗、孫燕、馮騰三位教師,在積極建課、豐富課程資源的同時,決定把當前的疫情和課程內容結合起來,自主錄制了《身邊的抗“疫”組織——戰“疫”中的村委會》、《制度自信——發揮制度優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等校本課程。其中,《身邊的抗“疫”組織——戰“疫”中的村委會》把疫情防控中村委會(居委會)做的具體工作,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一一呈現給學生,從而將當前的時政熱點運用到德育課堂中,由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引導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國家機構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此實現德育課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三貼近”原則。
語文、英語等課程也都結合疫情期間的熱點,對學生進行防疫知識宣傳,開展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致敬英雄、牢記擔當等素養教育。
三、吸收反饋,有效調整
為保證線上教學能夠在17日正常開展,基礎部還組織教師開展了相關信息化資源的試用工作,并根據試用者的反饋意見對資源做了修改,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開課一周以來,基礎教學部每天總結教師的教學反饋情況,提出改進建議。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評教反饋的整體情況較好。
專業課培養社會的“手”,基礎課培養社會的“心”——基礎教學部任重而道遠。奉獻、奮斗、團結、有序,基礎教學部正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