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竞技-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懷念舊版

建校歷程

建校歷程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十年發展史(2004.52014.6

 

蘇州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蘇州有著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從2003年起,在蘇州城西風光旖旎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開始崛起了一座現代化國際教育園。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建設交通分院、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本部就坐落在國際教育園的南區。20049月入駐,108正式開學上課。1016日,市政府在這里隆重舉行4所進駐學校的集體開學典禮。

從學校組建、入駐國際教育園、正式開學上課以來,迄今已經十周年。這是全校教職工團結、拼搏、奮斗、輝煌的十年,是實踐科學發展觀、譜寫中國夢在蘇州職業教育領域新篇章的十年!回顧我校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令人心潮澎湃,它鼓舞著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邁向新的征程!

學校從2003年開始籌建,迄今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  艱難的起步(2003——2005年)

我校由原五校合并組建。蘇州建筑職工大學創辦于1975年,招收大專層次的普通高職和成人高職學生。蘇州市建筑技工學校創辦于1963年,當時校名為“蘇州職業學?!?/span>,辦學歷史迄今已經超過半個世紀。蘇州市建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984年成立,兩校實行統一管理。1975年起步的蘇州市房地產管理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其在職教職工在五校合并前已分別并入建筑職大和建筑中專。蘇州市城鄉建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984年成立,蘇州市城建技工學校1978年創辦,1992年兩校合并辦學。蘇州市建材工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985成立。蘇州市交通技工學校1984年成立。

原各校都有一定的辦學歷史、成績和特色,但是,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累積成為發展的瓶頸。一是規模較小,資源分散,五校分散在7個校區,占地面積(含教練場)合計僅76畝,建筑面積平均每校不足1萬平方米,在校生平均每校不到800人;二是師資偏緊,學歷職稱層次不高。五校教師共180人,其中,副高職稱不足10%。專業設置有的交叉重疊,有的滯后,又在低層次競爭;三是隸屬不同,分別由4個行業部門主管,難以統籌和協調;四是條件較差,建筑物陳舊,教學設施簡陋,教學設備總價值不足2000萬元。五是經費緊缺,難以改善辦學條件和持續地引進優質師資,有的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決定打破部門界限、調整學校布局、提升辦學層次、實現規模效益。市政府于2002年底頒布了《市區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的總體方案》,其中重要的一條是由上述原五校合并組建新校。

2003年至2004年春,原五校主要領導多次商討和確定新校組建方案、校園平面和建筑物設計、當年招生、書面材料申報等。新校區基建的籌款,一方面來自原部分校區的土地置換,一方面設法向銀行貸款8000萬作為啟動資金。20031118上午918分,新校區B樓開工慶典儀式隆重舉行。1218,新校區A樓開工。

2004415,蘇州市人民政府文件決定組建蘇州市建設交通學校,與蘇州建筑職工大學聯合辦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再聯合向省教育廳申報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5月,建立新校黨政領導班子。

班子成員顧全大局、勠力同心、細致謀劃,并帶領骨干力量,冒著酷暑、放棄休息,完成了新校組建和開學的大量工作。學校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到位,系部為主的兩級管理模式開始運作,各項管理制度逐步擬定和落實。校園網開通,實驗實訓建設快步推進,校企合作得到鞏固和發展。黨委的組織、宣傳、紀檢、群團工作逐步展開。職工福利制度得到了統一和健全。

2005年,學校成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五年一貫制成為學校的主體學制。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與民用建筑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專業,中德合作項目具體展開。舉行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雙選會。推行系部處室的月度考核制度。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立青年黨校,召開首屆一次教代會,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創辦《明玥》???,舉行首屆校園文化技能節和首屆田徑運動會。

國際教育園校區建設基本完成。這里依山傍水、綠地成蔭,占地面積303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教學A樓有96間標準教室,B樓有12個階梯教室,有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學術報告廳、多功能活動廳、體育館、400米標準跑道的操場和各類球場,6幢封閉式的學生宿舍大樓和三層式食堂。國際教育園共享區建有大型運動場館、圖書館、休閑區、生活廣場。我校每年投資20萬元共享公共圖文信息中心的資源。

學校在東環路校區、虎丘路校區設有培訓中心,從事建設類、交通類各專業的成人教育和社會培訓。

二、頑強的拼搏(2006——2007年)

2006年,學校領導班子提出要把我校建成在全省職業學校和全市各類學校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文明學校、平安學校、特色學校、品牌學校,提出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用人單位服務的要求。以專業建設為龍頭,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加緊師資的出國培訓、學歷提升、實踐鍛煉,建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實施《課程改革總體方案》。我校被確定為國家級汽車維修專項技能認證蘇州培訓考試站。成為豐田項目合作學校。

2007年,學校體制轉屬,組建了學校發展指導委員會。我校學生首次代表江蘇職業學校參加全國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一鳴驚人,19歲的許斌獲個人一等獎成為蘇州歷史上最年輕的技師、蘇州唯一的機動車檢測維修士;代表蘇州職業學校參加省測量技能大賽,獲團體第二名;參加全國健美操江蘇賽區比賽,獲一等獎。學校中層干部和管理人員實行了聘用制,各專業負責人受聘簽約。我校被評為蘇州市安全文明學校、五四紅旗團委、省檔案管理一級標準單位,成為全國首批汽車“博世班”開辦學校。校長楊建良被評為“蘇州市名校長”,在蘇州大市職業學校中唯一獲此殊榮。

校本部實訓中心建成,教學設施價值2500萬元。其中,建筑實訓中心系省級實訓基地,建筑面積9141平方米。有工程材料、土方、建筑力學與結構、裝飾工藝及材料、智能建筑設備、工程測量實驗室、先進儀器展示、工程造價模擬等8個實驗室。商貿實訓中心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計算機房8個,能進行所有教學項目的上機操作。

學校下屬的培訓中心兩個教練隊實行了承包經營。教練隊具有一級培訓資質,自有培訓車50多輛,除面向本專業學生和社會培訓外,本校學生都可自愿參加駕駛培訓考證。

三、奮斗的輝煌(2008——2010年)

我校在全市、全省、全國各類技能大賽中捷報頻傳。全國大賽中,2008年獲個人一等獎、團體一等獎;20093項目獲一等獎;20107人在4項目中獲一等獎;全國青少年校園青春健身操總決賽獲一等獎。我校連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特別貢獻獎、江蘇省高水平示范職業學校等榮譽稱號。楊建良校長被授予中國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省五一勞動獎章、省中等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光榮稱號。央視等12家中央媒體對我校進行了聯合采訪。200858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親臨我校視察,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等領導陪同視察。2010619日,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為團長的中央黨校第47期省部級領導干部進修班學員蒞臨我校視察。

20098月,在蘇州古城以南、碧波浩渺的尹山湖之畔,我校又建成了嶄新的尹山校區和國家級汽車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910,蘇州市四套班子和省教育廳主要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尹山校區占地150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有1.6萬平方米的汽車實訓中心,歷年來是全國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大賽江蘇代表隊集訓點、省汽車維修大賽的賽場、省汽車專業師資培訓基地、市汽車維修技術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價值近3000萬元的專業教學設備。一樓以一汽大眾4S店、涂裝、車身修復、博世技術和美容中心為主,二樓開展以汽車故障診斷、整車維護、汽車營銷為主的實訓教學,三樓和四樓主要是汽車各總成件的拆檢和修復實訓。校區有嶄新的辦公、教學、文化、體育、后勤等場所和設施。

兩個校區都建有中心機房、局域網、錄播演播室、校園廣播,有線電視、校園安全監控系統。

我校被列為江蘇省職業教育課改實驗學校,通過江蘇省五年制高職專業建設水平評估,多項課題被列為省、市課題研究項目。開講“智能大講壇”,創辦學報季刊,成立科技協會,與國際國內院校的交流頻繁,深化校企合作,聘請有關專家擔任學校專業建設、教育教學督導、新教師導師工作,制定實施了教師個人發展計劃。

四、嶄新的征程(2011——2014.6

2011年,我校被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二批立項建設學校,由此開啟了嶄新的征程。我校獲批為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的立項學校項目建設期2年,獲省級獎勵500萬元,市級財政1:1配套支持。

 2012年,我校成為江蘇省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學校,取得了兩個五年制高職和普通本科“5+2”分段培養項目,與蘇州科技學院、常熟理工學院合作招生。我校獲得中國建設教育學會頒發的全國建設領域人才培養特別貢獻獎稱號。我校承擔國家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科研課題。

我校學生參加全國中職學校技能大賽,2011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2012年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2013年獲一等獎4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 2014年獲汽車空調維修冠軍,為此學校獲贈整車一輛,獲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獲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報關技能比賽的二等獎2、三等獎1個;第八屆全國中職學?!拔拿黠L采”競賽的一等獎3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7個和全國決賽組織獎。

 我校師生參加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2013年獲20金、25銀、16銅。2014年獲10金、16銀、3銅。有17名教師分獲江蘇省技術能手、五一創新能手、巾幗建功標兵、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13年江蘇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上,我校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

20076月至20146月,我校師生在省級以上各類技能大賽中共獲得了金牌105塊、銀牌190塊、銅牌104塊,在江蘇省各職業院校中名列前茅。

 

20128月,學校設置調整為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環境藝術工程、汽車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商貿管理共六個系和一個基礎教學部、一個成人教學部,開設13個五年制高職專業,5個三年制中職專業。學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與民用建筑為省級示范專業,工程造價、現代物流為市級示范專業。建筑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為省級五年制高職品牌專業,室內設計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為省級五年制高職特色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環境藝術設計為市級優秀新專業,《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建筑工程測量與放線》等8門課程為“蘇州市精品課程”。

學?,F有教職工306人,其中專任教師259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163人,占6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246人,占95%;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教師138人,占72%;“雙師型”教師101人,占專任專業教師總數的64%。2004年以來,每年引進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合計188人,學校還聘任了一批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教師中有國家“黃炎培杰出教師獎”1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帶頭人和蘇州市學科帶頭人8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27人,蘇州市勞動模范、教壇新秀、十佳雙師型教師、優秀雙師型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30人。教師有100余人次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教學競賽、技能競賽、創新大賽中獲獎或者指導學生參賽獲獎。教師團隊獲蘇州市優秀教師群體、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優秀教學團隊稱號。2011年以來,教師主、參編教材69本,其中國家改革創新示范教材2,蘇州市優秀校本教材5發表論文475篇,獲獎的省級50篇、市級60篇。獲省職業教育類教學成果特等獎、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成果2個一等獎。獲全國中職學校思想道德建設論文一等獎、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一二等獎。

截止2013年底,在校生6021人。其中五年一貫制學生5467人,中專生554人,共144個班級。學校與百余家企業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每年多次舉辦校內雙選會,畢業生推薦就業率達98%以上。學校還與揚州大學等高校聯辦本科專業。學校擁有專業技能、學術科技、社會公益、文化藝術、體育競技五大類學生社團80多個,參與學生2000多名。

我校是豐田汽車、博世、現代汽車、巴斯夫涂料、PPG涂料、蘇州建鑫集團、蘇州中集、蘇州物流中心等大中企業的教學合作伙伴。是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協作委員會理事長單位,建筑專業協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江蘇汽車職教集團和交通運輸職教集團副理事長單位;蘇州汽車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高等職業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我校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基地、再就業培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和行業教育培訓中心的職能,開展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和考核工作,年均社會培訓超萬人,有效地服務地方經濟。

我校的各項管理工作、黨的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體育競賽等成績斐然,還榮膺江蘇省平安校園稱號

 

從新校組建、有序運行,到五年一貫制為主體的辦學;從十一五規劃實施、學校體制轉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齊頭并進,到獲得全國、全省技能大賽和專業建設的一系列榮譽,被評為江蘇省高水平示范職業學校,跨越式地進入全省職業教育前列;從十二五規劃實施,提升內涵建設水平,構建現代職教體系,成為江蘇省首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5+2”項目試點學校,到努力建設國家示范學校,我校在十年內經歷了四個階段、跨上了三大臺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敢為人先,明確長遠的發展方向,持續地提出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同心同德、腳踏實地、奮力拼搏。

展望未來,一個更為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必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2014.10       


返回原圖
/